在五月份,写过两篇博客,提到了要给自己做个网站,当时人在实习,没太多的时间,只是把大概的思路捋了一番,顺道也买了个云主机(配置比较低,内存才500M)。接着返校处理毕业事宜,于是六月也随着同学之间挥泪告别的声音渐渐远去。七月,家里呆着,中旬回公司。想必这也是我近几年最长的一次假期了=。 =
一、先说设计
1. 阮一峰的博客
目前我的博客设计是 fork 了 BeiYuu 的主题,然后七改八改,除了主页 BeiYuu 还认得出是他的之外,其他页面已经动了很大的手术,而这些手术灵感都是源自阮一峰阮大大(我的博客地址是<barretlee.com>,正文部分基本是抄袭他的设计,虽然代码是我重新敲的…)。
阮教授自2003年开始经营他的博客ruanyifeng.com,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一载,期间肯定也是改版了N次。在多次的改版之后,整个网站,结构上,几乎没有太多的冗余,内容上,更不用说,每一篇都是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绝对可以给32个赞,想表达的内容全部十分清晰地呈现给了读者,阮大大的文字功底,我辈望尘莫及。
他的博客涉及面广,而且网站的设计上也是花够了心思,在观察他的博客设计时,想到了一些问题。
- 读者进入页面,他最关注的是什么?
- 通过什么方式来突出文章的重点和亮点?
- 网站主页展示哪些元素?
- 如何去表述一个比较新的技术点或者观点?
自己的鄙见我就不发表了,不过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2. 张鑫旭的博客
张鑫旭大哥,也是通过博客认识的,后来才发现,我与他同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再后来又发现,我竟然与他是同一个技术团队(学校·网络应用研发中心)的成员[队友],再后来还发现,我竟然早就跟他在同一个群里[朋友]。
很多人提到张鑫旭的博客,都说“就是那个喜欢张含韵的人的博客啦”,我倒是问过他,他说测试图片前几张正好是张含韵,顺手选中拿出来。。他的博客也是十分有特色的:
- 专注点很集中 - 前端,而且是小而美的研究,很赞
- 文风 - 很能扯淡,喜欢的人竖拇指,不喜欢的人觉得罗里吧嗦
思考的两个问题:
- 如何让别人一眼发现,“哦,这是那个xxx的博客”?
- 博客先是记录自己,然后变成服务他人。
3. 简书
简书的口号就是“找回文字的力量”,我不太喜欢文字(基本没看过小说),所以没有仔细品味简书里面的东西,但却对他网站视觉的设计很感兴趣。简洁大方,有书的味道,整个体验很有质感。
我是个程序猿,不算射鸡湿。如果文章呈现的内容太多,我会hold不住整体的布局,所以会比较中意简洁的设计,简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突出正文,内容很直观的被呈现出来。
以上我列举了三个网站,不用想,肯定又会去抄他们了,囧。。。但其实我参考的网站有十几个,把十几个网站(我觉得)突出的地方整合进了自己的设计,请不要喷我这个不懂设计的程序猿。
二、从设计到前端实现
正常的流程是设计->设计稿->切图,我跳过了设计稿,直接开始敲代码,貌似自己对代码的亲切度比PSD图片更高(所以为什么总说撸代码呢…)。
设计很简单,故意弱化设计以强化内容,希望能够取长补短。
1. 正文的设计与实现
正文的设计参考了简书,但是简书是一个以文字为中心的网站,图片都很少出现。而对于一个博客来说,有几个元素十分重要:代码、引用块、图片、表格、list列表等等。所以这些元素的展示要自己来设计。
细节上的东西,只要进入网站就能看到,所以在这里就不赘述太多。代码的高亮使用的是 prettify 的 light 主题,对它做了微调。
代码块滚动条的样式也修改了下:
pre::-webkit-scrollbar {width:10px;height:10px;background:#F6F6F6;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1px;} pre::-webkit-scrollbar-thumb {background:#EEE;border-radius:5px;border:1px solid #CCC;border-bottom:0px;} pre::-webkit-scrollbar-thumb:hover {background:#DDD;} pre::-webkit-scrollbar {width:10px;height:10px;background:#CCC;} pre::-webkit-scrollbar-thumb {background:#999;border-radius:5px;} pre::-webkit-scrollbar-thumb:hover {background:#666;} pre::-webkit-scrollbar-corner {background:#CCC;} pre::-webkit-color-swatch {border:none;}
效果是这样的:
整个设计都是扁平化,没有圆角,看起来感觉还算舒服,下面是引用块的样式呈现:
由于一些代码是可以直接运行的,所以也给可运行代码加上了一个运行的 button:
在IE下,是使用一个 about:blank 的空白页打开代码文件,如果浏览器支持 blob 流,将会使用 blob 流打开:
if (!operation.isIE()) { window.open(URL.createObjectURL(new Blob([code], { 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 } else { var d = window.open("about:blank").document; d.write(code); d.close(); }
2. 侧边栏的设计与实现
1) 侧边栏-未展开
从上图可以看到,侧边栏都是一些功能按钮,从上往下依次是:显示隐藏文章目录,页面主题和字体设置,关于作者,反馈信息,RSS订阅。
为啥要搞个侧边栏,还放那么多的功能按钮?就拿司徒正美的博客来说,我在群里吐槽了他博客风格好几次(被骂回来了…理由是每个人审美观不一样),你可以去瞅瞅他的页面,代码字体实在是太小了,每次看他的博客都会把字号和行高调大一点,后来直接写个脚本放在收藏夹,进入他的网页一键处理。
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一个网站,倘若冷暖色调,字体大小等可以自定义的话就更棒了,我没做那么复杂,就是给文章加了个黑色主题。
通过这个按钮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然后是侧边栏下面的几个按钮:
“跟我对话”点击之后会在右下角往上蹦出一个浮层:
这个浮层是可拖动的。
2) 侧边栏-展开
做了个未展开的侧边栏其实也差不多了,后来发现我的页面中好像并没有“文章归档”,“最新文章”,“最近评论”等这些对一个博客来说很常见的元素,于是乎,抄袭了下豆瓣FM的设计,弄了下面的东西:
这块效果还挺难做的,主要是滚动不好处理。左侧是一个 fixed 定位,容器的高度是死的,也就是 $(window).height()
的高度,blabla.. 细节我不说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思考下如何实现类似豆瓣FM左侧的功能块。我后来是监听鼠标滚动设置负margi-top值来模拟页面滚动。并且这个监听是在整个 document 而不是仅仅是 左侧的 box 上。
整体效果实现并不复杂,麻烦的是一些细节处理。
2. 底部的设计与实现
底部的设计我最纠结的是内容,到底放点什么东西。跟文章相关度最高的,一是相关文章,二是评论,所以也就只把这两样放上了。
三、后台设计和数据库
开始想过后台用 wordpress 或者其他的框架系统来构建,但是这些东西提供的接口比较冗余,而且功能复杂,没有全盘研究过他们的源码,最后决定自己写一套后端框架以及前后端接口,工作量立马就上去了… 我也是想趁此机会回顾下 php 和 mysql 的知识,太久不用都生疏了。
1. 旧博客写入数据库
以前的博客都是使用 Markdown 语法写的,Markdown 的优点就是简洁清晰,但是在解析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很多 Markdown 解析工具都不支持给元素添加 id 或者 class,这让人很纠结。所以存入数据的文章已经解析成 HTML 了。
Github pages 支持 jekyll 语法,jekyll 允许使用 Markdown,使用 jekyll 语法写的文章内容中多了很多 `{{xxx.xxx}}`
对头部的解析也没啥好办法,就是使用正则来匹配:
$html = file_get_contents($path); $reg = "/---\n\s*layout:\s*[\s\S]+?\ntitle:\s*(?<title>[\s\S]+?)\n" . "description:\s*(?<description>[\s\S]+?)\ncategory:\s*" . "(?<category>[\s\S]+?)\n(tags:\s*(?<tags>[\s\S]+?)\n)?---\n(?<content>[\s\S]+)/"; preg_match_all($reg, $html, $match);
由于文章并没有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写了个遍历文件夹的 travel 函数:
function traverse($path = ‘.‘) { $current_dir = opendir($path); while(($file = readdir($current_dir)) !== false) { $sub_dir = $path . DIRECTORY_SEPARATOR . $file; if($file == ‘.‘ || $file == ‘..‘) { continue; } else if(is_dir($sub_dir)) { //echo ‘Directory ‘ . $file . ‘:<br>‘; traverse($sub_dir); } else { //echo ‘File in Directory ‘ . $path . ‘: ‘ . $file . ‘<br>‘; dealFile($path . DIRECTORY_SEPARATOR . $file); }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存入数据库之前要处理一些单双引号/UTF-16字符,否则存入的时候会出错。
function remSpecialChars($string) { $string = stripslashes($string); $string = preg_replace("/‘/","'",$string); $string = preg_replace(‘/"/‘,‘"‘,$string); return $string;
取出的时候还原单双引号:
function addSpecialChars($string) { // $string = htmlspecialchars($string); $string = preg_replace("/'/","‘",$string); $string = preg_replace(‘/"/‘,‘"‘,$string); return $string; }
2. 网页各个模块的处理
网页中,正文、底部和边栏需要数据,所以数据的查询主要是针对这三块。
目前这三块数据是后台直接同时输出的,稍微想想就知道这个效率并不高,后续肯定会改成异步接口。封装之后,获取并渲染一篇文章就变得异常轻松了:
include ‘page.class.php‘; $page = new PageInitor(); # 正文内容 $post = $page->getPageByTitleEn($_GET[‘title‘]); # 底部和侧边内容 $otherData = $page->getPostOtherData();
后台数据的渲染都是:
如果改成前端异步获取,那前端又得写一套模板渲染数据,这里感觉流程上存在冗余,后期肯定会改进。
3. 内容的解析
文章内容的编写还是使用Markdown,尽管他在某些地方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内容的解析使用的是 michelf 的 php-markdown 开源框架:
$cotent = file_get_contents($path); $html = Markdown::defaultTransform($content);
使用起来也是十分方便,但是上面的函数只能解析一些基础的 Markdown 格式,诸如图片、表格等解析不出来。这需要引入:
# Get Markdown class use \Michelf\Markdown; use \Michelf\MarkdownExtra; # 然后使用 MarkdownExtra::defaultTransform($content)
使用 MarkdownExtra 的类来解析, MarkdownExtra 是继承 \Michelf\_MarkdownExtra_TmpImpl
的。
四、服务器的设置和维护
目前使用 apache 作为服务器已经够用了,需要缓存的页面也并不多,就是几个列表页和搜索页,所以这方面可以采用技术成熟的 memcache 来处理,只不过后期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会搭建多个网站,每个网站对应的域名不一样,并且有些网站的后台会使用 nodeJS 来编写,所以还是需要 Nginx 来配置 Virtual Host,Apache 也可以实现 Vhost 的配置,我在本地测试的时候就是使用的 apache 的 Vhost,这里也简单说说 vhost 的配置。
1. apache 的 vhost 配置
配置步骤如下:
- 在 httpd.conf 中开启 vhost 模块,并 include 其配置文件 httpd-vhosts.conf
- 在 httpd-vhosts.conf 写入
# 这是配置 localhost 这个"域名"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i@localhost DocumentRoot "E:/wamp/www" ServerName localhost ServerAlias localhost ErrorLog "logs/localhost.log" CustomLog "logs/localhost-access.log" common </VirtualHost> # 这是配置 test.barretlee.com 这个域名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test@barretlee.com DocumentRoot "E:/wamp/www/barretlee" ServerName test.barretlee.com ErrorLog "logs/test.barretlee.com-error.log" CustomLog "logs/test.barretlee.com-access.log" common </VirtualHost>
因为网上对这方面的配置有详细说明,我也不是行家,就不细说了。
2. Rewrite模块
其实就是网页的静态化,我们看到的php页面是:
/index.php?id=23
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页面:
/index.php/23
URL 需要进行重写,算是内部重定向吧。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交给 Nginx 来处理,也可以交给 Apache,由于我本地目前还只配置了 Apache,所以先看看 Apache 的配置方式:
1) 使用了Vhost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test@barretlee.com DocumentRoot "E:/wamp/www/barretlee" ServerName test.barretlee.com ErrorLog "logs/test.barretlee.com-error.log" CustomLog "logs/test.barretlee.com-access.log" common <Directory E:\wamp\www\barretlee>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Allow from all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Rule ^blog/(\d+)/(\d+)/(.*).html$ index.php?title=$3&year=$1&month=$2 RewriteRule ^static/(.*)$ static/$1 </Directory> </VirtualHost>
如果使用了 Vhost,可以在配置里写上 RewriteEngine on
,然后加上需要的 RewriteRule 规则就行了。
2) 没有使用 Vhost
在网页所在文件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 .htaccess
文件,里头写上: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Base /barretlee RewriteRule ^blog/(\d+)/(\d+)/(.*).html$ index.php?title=$3&year=$1&month=$2 RewriteRule ^static/(.*)$ static/$1
重定向的内容就行了。
第二种方式会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资源请求在 /barretlee 的上一层或者上几层,那么这里的正则就会匹配不到了,所以建议使用 Vhost 来配置自己的 Apache。
五、后期优化和改进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这七天来建站的总结,目前的状态是,博客系统已经搭建完毕,但是没有写博客和管理博客的后台,这又是件头疼的事情,不过还好,后台之后自己看得见,就随意一些。也没有归档页面、分类页等页面,这些页面的设计也是伤脑细胞的。
整个网站,博客系统只是一个部分,还有其他的问答平台、好文的爬虫抓取、每月期刊、每周好文推送、邮件系统等等,工程量还蛮大,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技能,也是个深度学习的好机会!
页面的加载,首屏时间不能忍受,如果文章篇幅比较大,大约需要1.5到3s才渲染完毕,这个值有点不能忍受。优化方向有:
- PJAX,页面采用 pushState + AJAX,减少请求,不支持 pushState 的页面采用 hash bang 兼容处理。
- bigPipe,如果文章内容比较多,或者其他的模块有所增加,会采用 bigPipe 分拨往前端扔数据。
- 前后端统一模板,之前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后端渲染的时候使用的后端模板,如果前端要异步加载,则需要重新写一套模板来解析合并数据,这两个模板的相似度是很高的,如果可以复用将减少很多工作量。
- 静态数据的缓存问题
- ETag等对页面的标记缓存问题
六、小结
我最怕的是事情没有一个开始,现在既然已经开始了,我想,离结束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