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进阶指南Loadrunner+9.1实战》笔记——数据库性能问题

  应用数据库三大类典型性能问题分析如下:

  1、过量数据库调用

       问题:常见的性能瓶颈来自过量的数据库调用,引发这些问题不一定是SQL查询的Execute()/Update(),而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例如ResultSet操作,常见的问题是指定了过于精细的查询条件,然后使用ResultSet.Next()详细搜索返回的数据。

       解决办法:从数据库中大量取得所要求的数据,避免应用程序反复回调数据库。

  2、数据库连接池问题

      问题1连接池资源泄露,虽然可以通过WebLogic自带工具检测到数据库连接池资源泄露,但是很难在应用程序代码本身准确定位泄露的源头。

      解决办法:分析程序代码,是否没有close()连接?是否遗漏了finally块?或者尽管有close()但是并没有成功?

      问题2:连接池大小,连接池过小导致连接池满后,新客户无法连接上系统,在日志中出现错误信息。解决方法是增大连接池,但是连接池过的会造成资源无效耗损,可能会出现新的性能问题,那么连接池多大比较合适呢?

      解决办法:经验法则1:数据库连接池数=线程池数*每个线程需要连接数据库的平均数*1.1

                    经验法则2:设置最初池大小=最大池大小

   3、SQL语句及其索引或锁定属性问题

      问题:SQL语句及其索引或锁定属性不合理可能引发磁盘读写数据过忙,或者CPU过忙,造成执行时间过长,阻塞线程的执行,最终引发系统挂起或者执行超时引发系统挂起。

      解决办法:优化SQL语句及其索引或锁定属性。

 

      

《性能测试进阶指南Loadrunner+9.1实战》笔记——数据库性能问题,布布扣,bubuko.com

《性能测试进阶指南Loadrunner+9.1实战》笔记——数据库性能问题

上一篇:mysql 登录的时候设置编码 utf8


下一篇:Cognos第三方权限认证Oracle用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