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MIC听“移动互联网+医疗”的感受 2015-04-29

“互联网+”这个词挺火的,基本格式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比如医疗、教育、交通等等。就更别说电子商务、金融这些领域了,相比已经和互联网分不 开了。在我看来,互联网+的背后,是信息化、智能化。信息沟通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智能,便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创新更多模式、渗透 更多市场。

当天这个会人数不少,是个分会场,但是后排的人都在站着听。从微信群里来看,很多人都是传统医疗行业从业者,也来赶赶浪潮。

我 有这么个感受:既然是+传统行业,那一定得考虑政策这件事。传统行业,其历史往往久远,其发展受国家政策、计划性的影响较大。而互联网和创新这件事儿,对 政策的依赖则相对较小,比如硅谷和各个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模式。但是当互联网要浸入乃至改变传统行业的话,难免得和政策打交道。比如说,(我不太了解)咱们 国家的医生很难*流动。那么那些实现远程诊疗的服务,是否就给医生的“*流动”提供了途径?国家政策将如何处理这种新兴的情况?利益产生冲突时将如何 分配?当打车软件发展的如火如荼时,政策的阻力也随之而来;支付宝也传出过很多和传统银行行业的冲突。这对试图+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们一定是个挑战。除 了能够提*品、能够创新的人,他们也需要对法律、对政策十分熟悉的人,尤其是这些法律和政策还得和互联网这东西结合在一起。

移动互联网+ 医疗这东西,入场的人这么多,大家也都是看到了还有很多潜力和空间。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看病确实挺费劲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挺迷茫的。我有一阵 (现在也是)嘴角有点发黑,我想去医院看看。我们校医院没看出来个啥,大医院平时比较忙没时间去、也怕麻烦。我在微博推荐的一个在线问诊的网站上问了问, 价格其实挺贵的(相比我们校医院的价格),但是医生最终也只是给出了一些模糊的建议,建议我去医院诊查。你看,我花了钱,最后还是没得到任何有用的帮助。 春雨医生的CEO说,70%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诊疗解决,但我这种小问题就没有得到帮助。他还在为收费的事儿发愁,我这是主动交了钱却没有收获。所以我认 为,提高患者在线问诊的满意程度才是正道。如果医生只是在线上提供一些猜测和建议,那又有什么用呢?

刚才说的是大家看个小病难的问题,我觉 得它还有个很大的空间是医生的评价制度。我在某巨坑医院(还是擅长骨科)看过一次膝盖的事儿,还拍了MRI,医生给我的反馈是“没事儿,就是正常生长发 育。”但我的膝盖确实不太好,可以说这位医生是极不负责任的。那他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呢?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对称性和流通性都大大增 加,我们上大众点评看评价、在淘宝买东西的时候看评价、在豆瓣看电影和图书的评分,不都是为了获取这种评分信息吗?如果互联网能打破传统医疗行业的这种信 息不透明,相信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上面说的是移动互联网+传统行业,除了传统行业,还有很多人立足于互联网本身。比如大姨吗,比如一些 APP所畅想的健康档案管理等等。在我看来,这也确实是移动互联网+医疗更有发展空间的所在。+传统行业是改变现有,而这些则是开拓新的疆土。大姨吗给我 留下的印象比较深,他通过统计、收集用户的数据(现在这事儿全叫大数据),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他们可以拿这些数据和结论和其他人合作,挺有意思。而健康 档案管理,肯定是现代人都很需要的功能。随着物质生活的愈发丰富,人们对自己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多,那对自己的健康有所记录,有所管理,对自己、以 及对医院的诊疗者、乃至私人医生都是很有帮助的事情。这事儿一拓展,和智能硬件、O2O、大数据全能搭上边。比如说,智能硬件收集人体的各种信息,信息用 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分析。O2O我不懂不敢乱说,现在啥东西稍微扯一扯都能成O2O。当时物联网这个词挺火的时候人们其实就已经再说这事儿了,比如马桶有智 能传感器,传感器分析一下你的排泄物是否健康,如果不健康了就给你的私人医生发个信儿。所以我觉得啊,很多东西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时代、科技、社会的 进步所带来的需求和发展,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名词打包而已。

无一例外,想在这个浪潮上立足,需要有用户、有入口。百度医生是凭借百度大量的基 于用户行为的数据,这数据是百度巨大的资源;大姨吗有无数女生主动自觉地提供生理周期信息;平安好医生有平安的资源作为依托;智能硬件好说,得有人戴就 行。数据真是太宝贵了,用户的选择真是太宝贵了。当然,换个角度想,如果有某家做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公司特别牛,它能整合医院的优质资源,那说不定用户就 自己来了。

我对这个领域的疑虑是关于资源的共享。比如说健康档案管理,如果真的是一个公司一套东西,他们之间还不能共享,那对用户、对行 业、对医生都没有什么帮助。希望这些公司之间能实现一些通用共享的方式,而不是画地为牢,筑高墙。比如TCP/IP,大家都用这一套协议,要是你用你的, 我用我的,哪还会有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又想到,这种行业的规范或者说协议,会由*主导建立吗?毕竟咱们的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柏林墙真是越来越结实。今天 我在用微信的时候,地理位置共享竟然能用百度打开,着实令我感动了一番。

还想说的挺多的,但我这些想法既没啥营养,文字码出来也不甚通顺。 还是回去再多想想、多见识见识,也许脑子里的想法会越来越多,而打出来的字会越来越浓缩吧。我对移动互联网+医疗这事儿还是相当期待的,毕竟我对生物信息 学挺感兴趣,这种兴趣迁移到这里来也算合理。而且我将来也确实希望能投身于这种IT+其他行业的交叉领域。

当场某位CEO(记不清了)说得好,医疗这种事儿,如果大家都只想着怎么赚钱,怎么做大,怎么骗投资,那这个领域肯定是起不来的。是啊,实业总是要做的。毕竟这里有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技术,其背后是一个个微小个体的健康和幸福。个体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幸福。

上一篇:.Net获取iis版本


下一篇:前端回顾:2016年 JavaScript 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