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前端技术论坛总结(上)

  得幸获得D2前端技术论坛门票一张,今天就去了,公司还给批假了(有可能不会算做请假,哈哈)。

  早上8点50出门,骑个小毛驴,大概9点30分左右,到了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很多人,进去的门口有专人接待,看D2门票,然后给贴一张阿里巴巴的logo贴纸在身上,然后我进去找了地方停小毛驴,突然发现贴纸不见了。。。估计给秋风给顺走了,于是立马赶回门口又给拿了一张 O(∩_∩)O哈哈~
 
今天我一直呆在主会场,主会场的几场分享我给列列
10:30 张可竞《指尖上的数据》
13:30 林楠《nodejs一小步 前端开发一大步》
14:30 周杰《第三方开发前端实践》
15:50 贝勒《面向多端的蘑菇街前端技术架构》
16:50 刘威《京东前端工业化实践之路》
 
当然以上是我参加了的分享会,这次D2有主、分两个会场,而且还有晚上的,由于没拿到晚上的酒会邀请函,so晚上的我就不评论了。
就我听过的几场,做个总结:
  1. 百度张可竞的《指尖上的数据》:论数据展现形式(给用户的感知)对用户认知以及理解的重要性,h5端如何适配问题。
  2. 来自腾讯云的林楠的《nodejs一小步:前端开发一大步》,论node如何参与后台开发以及参与后台开发所产生的影响。
  3. 周杰的 《第三方开发前端实践》:同一个产品在PC端和移动端同时适配所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还有后来讲到了他们公司前端的开发方式,搭建的底层架构。
  4. 贝勒《面向多端的蘑菇街前端技术架构》:这个和周杰的有点类似,说的是同一个产品在要在不同的终端上展示,前端如何开发,以及搭建一个合适的底层架构。
  5. 刘威《京东前端工业化实践之路》:说的是如何把前端中相同的工作做到工程化,就像工业中的产品线一样的,很多东西通过一条命令来完成就足够了。
先说第一场吧《指尖上的数据》
  • 数据的不同展现形式对用户 感知-认知-理解 的影响
  • 智能机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非常高,对数据可视化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 利用h5动画来做数据的可视化,这么做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首先,演讲嘉宾(张可竞)拿出了一份 百度移动趋势报告2014Q2 ,里面有写到Android和iPhone加一起在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2%(其中iPhone是13%、Android79%),但是这不是重点,这只是为了引出下面要说的东西:数据可视化在移动端的需求很旺盛,那么我们该如何展示这些数据呢,也就是所谓的”数据可视化“。
 
     谈这个之前,先说一个现象,人对视觉元素的理解能力远大于面对一堆数据,所以在PC端经常会看到有雷达图,气泡图,柱状图,饼图等,那么当这些东西搬到移动端的时候,会碰到哪些问题。
  1. 手机不支持pdf,gif也不佳。
  2. 手机的屏幕远比电脑屏幕小,所以显示图表的时候,手机上能让用户看到的东西更少,这个如何解决。
  3. 手机的尺寸有很多,如何匹配不同的手机,甚至还有pad上。
  4. 手机的性能问题如何解决,动画用css3还是js。
     在电脑上,我们可以通过pdf,网页,以及gif动画的方式把东西传达给用户,那么在移动端,我们可以通过h5来展现数据。
     h5展现图表数据,有几个方面是可以做文章的:第一个,手机上是有手势交互的;第二个,手机上浏览器或者自带的webview,基本都是基于webkit内核的,所以我么可以做动画效果。但是动画,在某些手机,以及低版本安卓上,性能不佳,所以提出了通过loading效果先检测当前浏览器的跑祯速度,然后响应的做降级处理,转成图片啊、不用动画啊、减少dom节点啊等等。
     
     最后介绍了一个百度开发的移动可视化组件“数说 · GEAR”,据说后续会开源。
 
  待续........
上一篇:JNIjw01


下一篇:[ZJOI2007] 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