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恐惧抑郁症

《不要恐惧抑郁症》读后纪录:

 
这本书是91年由德国人努贝尔首次出版。
以下内容不完全是摘抄,有些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同做了修改。
 
作者认为导致现代抑郁症患者增加以及年轻化是因为:
1.信息泛滥:对很多人,包括本来积极有野心的人,容易在信息洪流中出现迷惘、无助、挫败的感觉
2.增速:任何东西都在增速,一夜暴富的例子让很多人变的急于求成而不能忍耐必由的过程,而如果所追求的结果不能很快达成就会产生loser的感觉
3.教育与性格:高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越大,越容易抑郁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1.思维:悲观解释模式,把失败和问题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
2.情绪:无感觉的感觉,无泪的悲伤,失去信念,原来欢乐的一切被否定
3.行为:想做什么,又觉得无能为力;无精打采,精神运动缓慢
4.生理:睡眠障碍,肌肉紧张不适
以上不需要同时具备。总之,抑郁症是一种紧张疾病,缺乏摆脱身体和精神的禁戒状态而安静下来的能力。
 
抑郁症患者大多不愿承认自己患了心疾,而是躲藏在“正常表象”的背后,称为蛹式(伪装式)抑郁症。抑郁症是需要及早发现的,因为在抑郁的栈栏还没有密集到完全封闭的时候,走出来就会容易一些。
 
女性患者一般多于男性。不巧我是一个男性。除了所处的环*,我认为个人性格起的作用十分重大,比如我无法想象我老婆那样的人能患抑郁症,因为她骨子里对很多外在的东西不在乎,又很容易给自己找乐子。性格的形成可能遗传和早期教育起决定性作用,像我这种,我对现在重塑自己的性格没有把握,只能说是从现在开始努力尝试自我救赎。
女孩子的话,天真或成熟都可以,男人的话必须是成熟的性格才能扛起责任。关于成熟的讨论,推荐张锐敏的http://www.ceconlinebbs.com/FORUM_POST_900001_900055_1033880_0.HTM
下面这段话必须MARK:
当你种植一个思考的种子,你就会有行动的收获,当你把行动种植下去,你会有习惯的收获,当你再把习惯种植下去,你就会有个性的收获,当你再把个性种植下去,就会决定你的命运。
我现在就是打算种植一个习惯。
以上是题外话。
 
关于抑郁症的科学调查:
没有一种抑郁症是单纯由体内源(遗传、基因)所诱发或完全是精神官能性的(外界影响),二者可能是乘积的关系。所以从原因上分类不科学,现在一般从程度上进行分类:
1.多症状抑郁症:狂躁阶段,高度兴奋,睡眠少,一般是自损性的;抑郁阶段,黑洞。少部分人回狂躁与抑郁交替,称为双向型,目前只有该种类型科学家才认为其存在遗传因素(通过单卵双胞胎和双卵双胞胎的统计数据)。
2.忧郁:负罪倾向,低下的自我价值观
3.反应型抑郁症:事件触发(如失恋),一般时间能解决问题
4.症状型抑郁症:药物或生理原因引起;一般随生理症状消失而消失
5.冬季型抑郁症:知识因为白天缩短,阳关减少
其它科学解释:
1.神经递质的水平下降导致睡眠浅切容易失眠
2.紧张荷尔蒙可的松长期居高不下
3.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某些事件导致大脑生物化学反应形成“生物疤痕”,这些疤痕会在特定地生活环境或事件上再次破裂而形成抑郁症。
4.环境因素:影响力低且得不到周围人认可和喜爱的童鞋容易比较消极(无助和对个人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谁如果有可能和其他人谈他的感受和经历,它就可以减少心理上患病的危险。这种长期消极的情绪会导致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5.童年模式:如果孩子能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呵护,学会了信任别人,那就为其日后心理平衡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通常,不要在孩子的幼年期间强制剥脱他应有情绪反应(哭喊,悲伤,愤怒),一旦孩子学会了沉默,情感被压抑,对需求的表达得不到满足并且没有希望得到满足,这种无望的感觉会停留在记忆中。一个压抑自己感情的孩子,不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观,所谓乖孩子难成大器(“虚假的自我”)。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结构:
1.所有经历都被堪称消极,即使客观上积极的事情亦如是
2.消极的自我形象:我是一个废物
3.消极的未来观:在行动中犹豫不决,对事淡漠
 
抑郁症治疗:
1.冬季抑郁症:妇女居多,使用光线疗法
2.睡眠引起的:通过药物提高神经递质的水平;正常人一旦紧张荷尔蒙在血液种达到一定水准,大脑就会停止分泌,但是抑郁症患者紧张中枢极度活跃
3.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苯甲二氮卓类镇静剂药物会产生依赖性;目前主要使用神经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心理治疗可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心理治疗需要患者本身就处在一个相对不那么抑郁的心境(首先要能正常的沟通),所以药物可以增强患者尚存的健康部分并协助心理治疗。
4.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纯粹地心理治疗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或许他知道什么原因到治疗抑郁症,但却仍然是抑郁的。心理治疗一个重点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和信任,一方面要学会改变,简而言之就是接受只能接受的(信任别人),改变可以改变的(自觉)。心理医生有时候重要的不是其方法而是其人格,让病人感觉他是一位可靠的朋友。
5.病人自己的救赎:学会感觉,了解导致自己情绪的真实原因;学会乐观思维,不要总想着作出卓越的成绩才不是废物,不要总看着自己的劣势;建立良好的A-B-C链条,在对事务进行猜测时往好的可能性去思考(作者举的几个例子很好);学会轻松的生活,慢跑可以抗抑郁,运动对生理机能的恢复是全方位的(血液循环和呼吸节奏),另外就是禅坐和祷告以入静,或者行走静思(什么都不想,精神集中在脚底的触觉),或者瑜珈(柔和和缓慢的拉升、舒展使血液循环改善)
6.社会支持:加入活动小组,互相倾诉、互助
7.身边的人:拍一下抑郁症患者的肩膀并告诉他“会好的,要振作起来”就等于告诉糖尿病患者要多生产些胰岛素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正常人可能觉得解决抑郁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毅力,但实际情况是抑郁症患者重要标志是知而不能,越是强调正确的道路越是使其产生负罪感。
 
人的情绪形成一般遵循A-B-C链条模式:
A:事件本身
B:导致事件原因的推断 //这步最关键了,不同的推断导致后面不同的情绪,要把消极的事情想成是暂时的、个别的、情有可原的、可改善的
C:情绪形成
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其正确的链条。可以在睡觉之前和孩子一起会议一天的经历,并与其尽可能的找出不同的解释。
 
禅坐:
1.选择一句祷告词,作为入静的口诀
2.舒服的姿势坐下
3.闭上眼睛,松弛肌肉
4.缓慢呼吸,呼气时默念口诀
5.如果思想走神,设法收回到口诀
6.坚持10到20分钟
7.每天坚持,至少一次,早上和晚上
 
家人错误的态度:
1.摆出治疗者de姿态
2.过分照顾和限制抑郁症患者的生活
3.对患者不信任,怀着畏惧的心情去监视他
4.拍着肩膀说:“会好的”
5.作出攻击性和拒绝性的反应
6.和患者争论是非对错
7.表现过于乐观或相反表现绝望
家人正确的态度:
1.尽可能地表现理解和同情
2.把他当成病人
3.要有耐心
4.患者正常时要给予表扬
5.一起共同安排和计划每日活动,一起监督维护健康的生活节奏
 
常见药物:
1.三环类:改善睡眠,增加食欲
2.血清素再生抑制剂:代表百忧解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锂盐:
5.草药类:所以中药还是有其作用的,优点是没有副作用;轻度抑郁症:穿叶金丝桃;紧张疲劳,睡眠障碍:秸草根、啤酒花。
 
 
=======
后记,个人认为避免抑郁的要点在于清心寡欲短视。这里的短视不是贬义,而指的是一种专注,专注在能让自己快乐且有意义的事情上,少做白日梦。

不要恐惧抑郁症

上一篇:svg学习(六)line


下一篇: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