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作业信息

<班级的链接>(2020-2021-1信息安全专业导论)|

<作业要求的链接>(2020-2021-1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作业)|

  • 学习目标

功能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
面向对象设计过程
面向对象语言三要素
汇编、编译、解释、执行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教材第九章
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并提供了做出设计方案的思维模式,并举例辅助理解。然后介绍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从翻译的部分开始介绍,介绍了编译期间、解释器。在程序语言上做了介绍,然后给出了几种较为了解编程语言的示例,介绍了封装、继承、多态的三种结构刻画。

Python第九章
学习类与对象,从开始如何定义类,到类中的变量如何调动和使用,以及类的成员有哪些,做了介绍和学习,学习了相关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python第十章
学习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有除以0、expect的捕获异常,但可以使用finally代码块释放资源,同时还有上一章中类会出现的异常。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不是很理解定义类函数和函数之间的区别,似乎类下面还需要定义函数,但单纯定义函数也可以调用,二者的具体区别不理解。

  • 问题1解决方案:类是实现信息封装的基础,是一种用户定义的引用数据类型,类的实例称为对象,但是函数是指一段一段在一起、可以做某一件事的程序,也叫子程序。

  • 问题2:Python为什么不是强类型语言?

  • 问题2解决方案:对于“强弱类型”判定的核心是“不同类型的变量是否允许隐式转换”。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代码运行不起来,显示class有错误,但反复更改没有异常。
  • 问题1解决方法:排除了缩进,抄错等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只能重新编写。

代码托管

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2021-2022-1  20211423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八周学习总结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本周的教材和Python的学习内容上有相互呼应的内容,在数据的封装、调用、类的概念等既有理论学习,又能够在Python的实践中学习这些内容,便于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印象深刻的是学会了如何调用类函数,因为在之前的一些代码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使用类函数的部分一直没能很好的调用,总是显示无可调用的参数,当时把类函数当作简单的函数进行调用,现在发现二者的调用是存在去别的。本次还了解到了一些异常情况的存在,有助于理解代码可能编写不出来的问题所在。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200/200 2/2 20/20
第二周 200/400 2/4 18/38
第三周 200/600 1/5 20/58
第四周 300/900 3/8 21/79
第五周 100/1000 3/11 18/97
第六周 150/1150 1/12 12/109
第七周 150/1300 2/14 15/124
第八周 250/1550 1/15 18/142
  • 计划学习时间:15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8小时

  • 改进情况:本周的学习任务不是很多,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但是本周需要打的代码有些多,还是没有注意较为合理的分配。

上一篇:9月9日HTML上午表单元素2(框架、样式表)


下一篇:轮播图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