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台计算机 | 计算机百年趣味史(上)第3篇

上一篇:失败的传奇 | 计算机百年趣味史(上)第2篇
下一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发展 | 计算机百年趣味史(上)第4篇

本文作者:衍云

一个世纪后…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经过了的战争不断洗礼和以及后辈们的不断努力,继电器,真空管的也相继出现。

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保加利亚裔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阿塔纳索夫在,为了给学生讲授如何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不得不每天面对繁杂的计算,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同事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阿塔纳索夫开拓新的思路,从1935年开始探索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进行计算工作的可能性,同时找了一个劳工(硕士学位的在读研究生克利福德·贝瑞),成功制造了一台计算机。

命名为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通常简称ABC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设备,在1937年设计,不可编程,与1942年测试成功。使用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机器使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方法,还采用了二进位制。包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四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因此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当然不是通用计算机)

历史也快到ENIAC了……

在开始我们课本中熟悉的ENIAC计算机,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可能一段关键的历史。

话说在1941年,后面“ENIAC”( 埃克特、莫克利等人)的发明者之一莫克利在阿塔纳索夫家借住了5天,借此机会盗取了研究成果及想法,之后与埃克特一起制造了“ENIAC”并申请了专利,而被世人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而阿坦纳索夫并未重视自己的重大发明“ABC”,学校也没有重视此项发明,并拆掉了“ABC”(现存世的只是个复制品)。后经过美国法院判决(1973年10月19日),推翻并吊销了莫克利的专利,法院判定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想法是来自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

咱们把时间线回到莫克利从阿塔纳索夫家回来后与埃克特一起开始研制ENIAC(全称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没查到ENIAC什么时候正式启动的????)。

1944年,冯·诺伊曼在原子弹研制项目中碰到了大量计算问题,也带着问题加入到了ENIAC项目中。当时ENIAC计算机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每次需要布接线板进行控制。

冯·诺伊曼同学通过和他的研制小组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了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的缩写,并以“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为题,起草了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报告广泛而具体地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这份报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由于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就是当年ENIAC碰到的两个问题),以及鉴于其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ENIAC,成为是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当时ENIAC长30.48米,宽6米,高2.4米,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达30英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如下图1:
人类首台计算机 | 计算机百年趣味史(上)第3篇

ENIAC的确大了一点,不过标志着计算机正式进入数字的时代。

上一篇:灿芯半导体落户合肥 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园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怎么可以连计算机发展史都不知道